小小一块“斑”竟然被称为眼睛的“心脏”
浏览次数:174 日期:2025-05-08 10:51:17 来源: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进入眼科专家答疑区
“医生,帮帮我,我眼睛长黄斑了”
这句话是在门诊常常听到的一句话
作为专业人士
可能觉得这话问题大
但是在老百姓心中
“黄斑”就是一种眼睛的黄色斑块状
Part.1
什么是黄斑?
黄斑并不是一种眼病,而是我们眼底视网膜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。它位于眼底视盘的颞侧0.35cm处并稍下方,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,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点,直径约1-3毫米,因富含叶黄素,比周围视网膜颜色暗些,呈黄色,因此得名“黄斑”。黄斑是我们视觉最敏锐的地方,负责我们的中心视力和色彩感知,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咨询电话:400-1120-900
Part.2
黄斑病变才是需要关注的!
虽然黄斑本身不是疾病,但黄斑区域确实会发生一些病变,如老年性黄斑变性(AMD)、黄斑裂孔、黄斑前膜等。这些病变会影响我们的视力,导致视力下降、视物变形等症状。因此,当我们谈论黄斑时,其实更关注的是这些可能发生的病变。
?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:患者多为50岁以上。
? 黄斑囊样水肿:多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、葡萄膜炎、视网膜血管炎等眼部疾病,也可继发于眼外伤以及眼内手术(如白内障)后。
? 黄斑裂孔:好发于60~70岁的患者。
? 黄斑前膜: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。
?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:多见于25~50岁青壮年男性。
Part.3
什么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?
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Age-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,简称AMD)又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,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眼病,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,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它会损害视网膜中央部分(称为黄斑区),影响人们看清物体细节的能力,比如阅读、驾驶和辨认人脸。咨询电话:400-1120-900
Part.4
临床分类有哪些?
AMD主要分为两类,即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干性AMD)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湿性AMD)。
干性(非渗出性)AMD
干性AMD是最常见的形式,占所有AMD病例的约90%。
①病因:随着年龄增长,黄斑区的细胞逐渐退化,视网膜下会形成一种称为玻璃膜疣的沉积物。
②特征:病程发展缓慢,通常从轻微的视力模糊开始,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导致黄斑区域的细胞死亡。
③风险:虽然干性AMD的视力丧失程度通常较轻,但它可能进展为更严重的湿性AMD。
湿性(渗出性)AMD
湿性AMD虽然只占10%左右,但病情进展快,对视力的危害更大。
①病因:由于视网膜下的新生血管异常增生(图1绿色圈内),这些血管容易破裂或渗漏,导致黄斑水肿或形成疤痕。
②特征:视力会迅速下降,常伴有中央视野变形或黑影。
③危害: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。
症状
不同类型的AMD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,但以下是常见的迹象:
①中央视野模糊,难以看清细节。
②直线看起来弯曲或扭曲(称为变视)。
③视野中央出现暗点或盲点。
④颜色感知能力减弱。
⑤阅读、写字或辨别面孔变得困难。
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就医,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减缓病情发展。
AMD的治疗方法
目前,AMD没有根治方法,但科学的治疗可以减缓病情进展,保护残余视力。
干性AMD的治疗
①营养补充: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(AREDS)研究表明,特定配方的抗氧化剂(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锌、铜、叶黄素等)可减缓病情发展。
②生活方式调整:戒烟、健康饮食、控制血压等有助于保护视力。
③定期随访:监测病情变化,预防向湿性AMD发展。
湿性AMD的治疗
①抗VEGF药物注射:如雷珠单抗(Ranibizumab)、康柏西普(Conbercept)、阿柏西普(Aflibercept)和法瑞西单抗(Faricimab)等,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减轻渗漏。
②光动力疗法(PDT):通过光敏药物和激光治疗,破坏异常血管。
③激光治疗:封闭新生血管(适用于部分患者)
如何预防AMD?
尽管无法完全预防AMD,但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风险:
①健康饮食:多吃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深绿色蔬菜(如菠菜、羽衣甘蓝)、富含欧米伽-3脂肪酸的鱼类(如鲑鱼、金枪鱼)。
②戒烟:吸烟不仅增加患病风险,还会加速病情恶化。
③控制慢性疾病:管理好高血压、高胆固醇和其他心血管疾病。
④防护眼睛: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,减少蓝光和紫外线的伤害。
⑤定期眼科检查: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,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。
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虽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,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可以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。关注眼部健康,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,保护我们的“心灵之窗”。如果您或身边的亲友发现视力异常,请及时就医,以便尽早干预。咨询电话:400-1120-900